2025年3月23日,国家培训计划—中西部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训项目组化学班的老师们齐聚化工学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探讨与实操活动。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中央财政专项支持的中西部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重点支持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和培训者的深度培养,旨在通过示范引领和整体提升,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培养高端引领人才。
活动开始,化工学院副院长李志强教授代表学院对国家培训计划项目组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化工学院教学、科研、学科平台建设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交流会上,无机化学部张颖副教授以“PbCl2活度积的测定”为主题,为项目组老师们带来了精彩的化学实验培训讲座。她对老师们将要开展的化学实验所用仪器、操作步骤以及实验室安全要求做出讲解,生动地展示了如何将化学实验与教学相结合,如何激发学生动手、动脑、活跃思维,强化学生科学素养教育。
化工原理教研室胡雨奇副教授为项目组老师们带来《“化学”到“化工”的奇妙之旅》专题讲座,她首先通过具体工业案例展示出化工与化学的关联与区别,向老师们呈现化工专业、化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路径和广阔发展机会;之后介绍了化工理论课与实验课采用的先进教学模式-循环圈模式,此模式如何做到将传统理论型的学生打造为“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型人才;最后进行了化工实操实验培训,对老师们将要开展的化工实操实验:流动阻力测定与流量计校核进行原理、所用设备、操作步骤的讲解。通过此次交流,她呼吁教师们强化学生对化学专业、化工专业的认同感。
实操现场中,项目组教师亲自动手体验如何系统的组装仪器、配制溶液、设计反应、调节参数、观察现象、检验实验成果、结果分析与讨论,对于未来如何关联理论与实验、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将本次培训的启发应用到日常教学中,有了深刻理解。
交流会最后,海水资源高效利用化工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贺亮副教授对化学、化工实验的安全意识、风险辨识评估、安全操作、应急处理进行培训,让老师也更加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上的指导,又有实操上的感受。化工学院的老师们以亲和力、专业知识、扎实动手实操能力为国家培训计划项目组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发,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到化学和化工教育研讨的魅力与力量。